芜湖日报记者 陈旻 程中玉
记者从6月24日市卫生健康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,芜湖市多措并举,综合施策,着力降低生育、养育、教育成本,提升优生优育服务水平,营造生育友好的社会环境。
优化生育保障
提升服务水平
芜湖市以强化母婴安全保障为重点,持续落实母婴安全五项制度,推进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和体系评估。目前,市、县两级均建立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和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。
全市已建立了覆盖婚前、孕前、孕期、新生儿和儿童早期发育的全周期出生缺陷防治模式。2024年,全市婚检率保持在95%以上,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超过80%,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率和听力障碍筛查率分别达到98%和95%以上。通过免费孕中期产前血清学筛查等项目,有效降低了出生缺陷发生率。
以入选第三批国家儿童友好城市为契机,芜湖市制定专项建设方案,计划到今年底建成5家儿童友好医院,重点优化儿科诊疗流程、增设儿童专属服务设施,全面提升儿童就医体验。
如今,芜湖市母婴安全保健能力显著增强,巩固完善了以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(市妇幼保健院)为核心,以危重孕产妇、新生儿救治中心为支撑,以县区妇幼保健机构为枢纽,以基层医疗机构为基础的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、运转高效、群众满意的母婴安全服务网络。
降低生育成本
减轻养育负担
鼓励生育,必须要考虑到为育龄家庭减负。芜湖市从落实生育休假制度开始,严格落实各级政策文件要求,坚持“劳动监察+宣传服务”原则,推广“码上维权”芜湖欠薪反映二维码,及时纠正企业违规行为,切实保障职工生育休假权益和待遇落实。
在生育医疗保险政策优化上,芜湖市出台《芜湖市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办法》,提高生育医疗费用待遇,降低了生育保险待遇等待期,由12个月缩短至6个月;将生育产前检查费用纳入报销范围。从2024年8月1日起,参保职工和居民在省内经批准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25家医疗机构就诊时,包含“取卵术”等8个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项目可纳入医保报销。
出台《芜湖市育儿补贴实施方案》,对2024年1月1日后生育二孩、三孩的家庭分别给予2000元和5000元的一次性补贴。并且落实有关税收支持政策,自2023年1月1日起,提高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、子女教育和赡养老人3项专项附加扣除标准。其中,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、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由每孩每月1000元提高到2000元。
加大住房支持力度,出台《关于支持多子女家庭使用住房公积金的通知》,对多子女家庭实施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上浮政策,二孩家庭最高上浮10%,三孩及以上家庭最高上浮20%。
近三年,市县财政累计投入5578万元用于发放入托补助资金。截至目前,已兑现育儿补贴1935人次,已发放补贴资金371.3万元。多项补贴政策协同发力,切实为育儿家庭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支持。
完善托育服务
提升照护水平
“幼有善育”是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要配套支持措施。
自2022年9月起,芜湖市对入托家庭的3岁以下二孩、三孩分别给予1000元/月和2000元/月的补助,基本实现普惠入托费二孩减半、三孩全免。
自2021年起,芜湖市每年举办两次托育机构保育员岗位技能培训班,累计培训保育员1600余人次,1500余名学员顺利通过考核。
芜湖市还在积极探索医育结合新模式,初步制定《芜湖市医育结合工作方案(试行)》,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托育机构开展健康管理服务指导,提升托育机构的卫生保健水平。
截至2025年5月底,芜湖市可提供托位数超过2.3万个,千人口托位数达6.2。全市累计备案托育服务机构370家,其中托幼一体化机构占比达80%。镜湖区、鸠江区、湾沚区、繁昌区、南陵县已完成公办独立托育机构建设。全市三级公立医院均与托育机构合作,设立医院专属托育班。
“芜湖市将继续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及省委、省政府关于人口工作的决策部署,以建设生育友好型城市为目标,努力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生育服务和保障,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。”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倍顺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